3月11日,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专家论证会在知识城校区进德楼9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黄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主持本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研究院、广东财经大学以及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和科研处的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证会。实验室部分团队成员也参加了论证会,并围绕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同与会专家一起进行了深入讨论。

李青教授主持会议
实验室团队成员、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李唐副教授从建设背景、现实需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路径、预期成果、投入计划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方案。李唐副教授指出,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必然需要以及积极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李唐副教授汇报实验室建设方案
各位与会专家对实验室建设方案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郭朝先主任表达了对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肯定与支持。他认为,大数据实验室应加强与大型平台企业的合作,围绕重点产业输出,把握时代背景,更好的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瞿文光副教授认为国内对全球产业链的数据需求大,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很有意义。但他也指出,大数据实验室应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数据的独特优势,为各领域研究专家和政府机构提供数据服务平台,在数据搜集和处理技术方面也需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方法,与时俱进。

与会专家发言
张建博秘书长认为实验室的发展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便对接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合作。张庆霖副教授认为,实验室建设应该形成长效数据积累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以及保持稳定的资金投入。蒋盛益教授和谢建国教授从数据获取视角出发对数据共享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产权和质量问题进行了说明。他们认为,未来实验室在数据获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要重视获取的数据质量,在数据处理时遵循科学、规范的程序,提高数据本身的可靠性。同时,他们也指出,实验室建设需要引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依托实验室平台设立大数据分析相关学科的硕博士点,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学校科研处刘方龙副教授指出,建设大数据实验室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广外“十四五”规划明确主攻的方向之一,希望实验室的建设能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他认为,大数据实验室有很强的外溢效应,能有效提升广外整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李青教授对各位专家的中肯点评表示感谢,她指出,实验室团队将认真梳理、消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使其更好地满足决策咨询、教学科研的需要。会后,实验室团队成员也纷纷表示,要充分考虑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优化方案,突出实验室建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