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13:30—17:00,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3号楼C315厅,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海丝论坛”主论坛后,举办专题论坛进行深入讨论。该专题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忠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林乐芬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李明江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家安全研究室主任冯维江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王学力教授,以及参会的各界嘉宾等出席。从(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3)“一带一路”与全面深化改革;(4)“一带一路”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四个议题切入,共同商讨如何理解和建设“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论坛开始,张宇燕教授首先从如何定义“高质量”展开讨论。张教授指出,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需要理解的是:什么是高质量?高收入、高科技、还是高满意度?这一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展开详细的思考和讨论。

张宇燕教授做汇报
接下来,董小麟教授从中国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动机制来探索,如何建设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陈忠教授则从福建省省域角度,讨论如何发挥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优势,实现“五通”。林乐芬教授从区域发展差异角度,讨论如何评价高水平发展。李明江副教授从东盟目前尚未对一带一路表态,以及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当地投资企业的一些质疑案例等微观层面进行反向思考,进而总结现阶段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进的问题。冯维江研究员最后总结介绍了中国自身发展的“高质量”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问题。并从器物,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剖析破题。


与会专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