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这次的实地调研已进入第十一天,我直接负责的广州四个队的小伙伴们也已经在风吹日晒的前线作战十天了! 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踏遍黄埔、天河、白云、花都四个区,他们走访了千多家广州企业。小伙伴们发现了广州是百变的,我又发现了聪明的小伙伴们总能很敏捷地回应着这里意想不到的变化。
四个队负责四个区,各区间有差异是早明白的,想不到的是在一个区内,甚至是隔两条街的距离内就有从繁华大城市到荒芜乡郊的情况,这在踏遍黄埔、天河、白云、花都四个区都有。其中,来自重庆的天河队队长及刚搬到广州工作半年的我才知道原来天河区不是整个都是已发展了的。


赖老师与四队伍合照(左上花都 右上天河 左下黄埔 右下白云)
在城郊、乡郊,对调查员最大的挑战是多次被改动的门牌号,有些街道上同时有三套不同的门号牌,店主门自己也说不上自己门牌是多少号!这样令要按资料上地址去找样本企业的调查员非常困难。小伙伴们的经验是「路在口边」,问大爷大妈、街道办、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但真到了渺无人烟的地方,真的只能踏破铁鞋,每每知道有队员这么受累都坚持完成样本,就觉得很佩服,也很心痛!
除此之外,找不到的企业,经调查员们多番查找,发现很多要不是搬迁了没改登记讯息,要不就是一开始就报的假地址。也有企业变更了业务,让调查员不好确认是否就是抽样中要找的。想打电话问清楚,有时候说明来意后被礼貌地回绝,有时说到一半就被拒绝,有时更是说了半句话就被掛线。有小伙伴吐嘈说广州企业的耐性及素质真的是千变万化,他们只能努力的多找几个多找几次,希望找到愿意接受访问的。
另外,调查员们又深深感受社会中的多元,有一些企业及他们问过路或路过遇到的人对他们十分友好,甚至热情,同时有一些是冷漠的。更甚的是各队在不同地区都有被怀疑是诈骗集团的经历! 有队伍发现自己穿的大红色队服在该区域引来了负面效果,因而转为小白领的装束,工作明显比较顺利。
变幻莫测的当然还有广州的天气,一时阳光暴晒,一时暴雨狂风。调查员们一会儿是顶着大太阳要热融了,一会儿却被暴雨淋得全身湿透。作为指导老师,我只能偶尔给小伙伴们买冰棍、买西瓜,或督促他们要找地方避雨。但这烈日暴雨都没动摇四个小队继续任务的坚持!这时候,他们面对变化的策略又转为「以不变应万变」-- 不忘初心,坚持完成任务的初始目标。
看着这样的小伙伴,我由衷地骄傲!
作者简介:赖雪仪博士,研究及教学方向集中在欧洲政治、亚欧关系、中欧关系及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ASEM)曾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欧盟眼中的中国”。2013年,赖博士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国家欧洲研究中心博士毕业。在香港浸会大学政府与国际问题学系完成欧洲研究(法语组)的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