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
 首页  中心概况  创新平台  智力发布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  出版物  数据库  English 
站内搜索:
新闻动态

第五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
我院与广州市贸促会召开合作座谈会
李形:中非合作挑战西方批评与叙事
韩永辉:提高有轨电车建设门槛,确...
侯赛因·阿斯卡里:中国主张为中东和...
韩永辉:放宽新业态市场准入,构建...
侯赛因·阿斯卡里:Master key for p...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刊发王璐瑶博士后署名文章

2016年11月16日 00:57  点击:[]

 

      20161115日,《东方早报》刊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在站博士后王璐瑶署名文章。  

以下为文章原文。

中国市场如何影响跨境电商投资?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王璐瑶

 原文首发于2016-11-15日《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

11狂欢如今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商的火拼战场。国家邮政局稍早时预测,今年11期间(1111-16日)形成的包裹量将同比增长35%,并超过10.5亿件。

中国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中产阶层崛起和消费理念升级不可或缺。尼尔森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跨境网购人数已达到1800万人,与之相伴的是高达2160亿元人民币的海外购物支出。尼尔森的报告预计,2018年相应数字将分别猛增至3560万人和1万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万亿级消费市场。

面对中国市场,老牌电商企业希望通过再布局以重振雄风。亚马逊就在近日接连宣布向中国用户开放Prime会员服务并实现亚马逊海外购与其英国站点对接, 以最优化国内消费者的进口商品购买体验。2015年以来, 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的还有更多全球电商中小玩家。从新加坡的Qoo10到法国的PriceMinister, 从非洲的Jumia到南美的Linio, 一时欣欣向荣。

然而,相较于根深蒂固的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本土电商领军者,新的竞争者在支付、物流等环节面临进入壁垒,并在文化交流和消费者体验方面存在“外来者劣势”,中短期内势必难以改变现有的寡头垄断电商格局。不过市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谷歌前CEO施密特曾表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有五千年的耐心。”伴随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小企业日益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电商市场还将持续吸引新的选手入场。

另一方面,本土电商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全球买全球卖”的战略理念也在促使中国电商踏上海外征程, 以实现线上线下和国内国外的实时互动。例如,苏宁云商集团正在打造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 将东南亚商品借由海外购快速通道引入中国市场。与本土电商一同走出去的,还包括物流等配套产业。目前,仅阿里旗下菜鸟网络就已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每日可处理约400万个进出口订单。

可以说,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变身“全球超市”,通过跨境电商,“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全球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也触手可及。

需要指出的是,跨境电商活动如火如荼,但众多电商领域却存在政策制度模糊的问题,例如此前Uber进入中国市场,以及目前国内网约车平台面临充满争议的限制。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今年5月中国发布的跨境电商政策革新以及由此产生的通关流程和交易成本增加让日本电商界忧心忡忡。中国如何在规范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持市场的持续活力以及政策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可能是下一阶段需要思考的议题。

上一条:欧洲论坛第42-47期、云山学术沙龙第150-155期:欧盟对外投资系列讲座 下一条: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发声2016上海全球智库论坛

关闭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510420 (北校区)   |   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 510006 (南校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